首页  学院概况  科学研究  教学工作  学生工作  党团工作  专业介绍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院设机构 
学院简介
您的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学院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临床医学院)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中西医结合学院(临床医学院)前身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始建于2003年。2009年基础医学院与医疗系合并为中医学院。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水平、强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2014年我校成立中西医结合学院。2022年学校优化专业设置,学院更名为中西医结合学院(临床医学院)。

依托我校开设最早的中医学专业,2000年起招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五年制本科生;2007年开始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2021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下设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西医诊断学7个教研室。拥有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点齐全,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二级学院。

二、在校学生与师资规模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621人,在读博硕士200余人。教职工6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5人(占比22.4%)、副高级职称25人(占比37.3%)、专任教师39人、实验技术人员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3人。拥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市特聘教授、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三层次人才、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市高校“青年后备人才”、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市级教学团队、市级教学创新团队等。

三、学科与科研建设情况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天津市优势特色学科,入选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B+。学科拥有各级各类人才称号80余人次,其中拥有岐黄学者2人、海外千人计划1人、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3人、引进千名高层次人才专项资助人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2人,第三层次4人、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6人、天津市高校“青年后备人才”4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中西医结合学科拥有博士、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学科长期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基础和职业道德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多年以来,学位点整合附属医院临床特色和学校基础研究优势,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研究、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中医药调控干细胞应用研究等5个稳定的优势、特色培养方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基础医学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医学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床研究所,与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共建天津市中医肿瘤研究所。

学院拥有教学和科研实验室,总使用面积近7200平方米。拥有电镜、小动物B超、液相芯片仪、流式细胞仪、数字PCR、小动物成像仪等一大批教学、科研仪器,仪器设备总数3150台件,总价值约4千余万元。

四、人才培养

中西医结合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践行“三全育人”,秉承“博雅厚德 中西合璧”的院训,设立“岐黄研学班”,着力培养中西并重、融汇贯通、进德修业、继承创新的临床医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三年,学生立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7项,国家级5项,省部级12项,校级11项;获得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银奖1项,铜奖6项;获得“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获得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形态学科普演讲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获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数字形态学读片和数字解剖标本辨识技能大赛活动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天津市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生命科学基本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 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金斯瑞杯”中国大学生生化歌曲大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针灸盒外观设计专利1项。

此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卓越成绩:学生项目、团队和个人曾多次获评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团队、天津市“三下乡”优秀团队、“新时代实践行”天津市先进集体、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天津市优秀学生、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天津市自强之星等。多项学生活动被央广网、学习强国、天津教育报、津云等媒体报道转载。

五、建设成效与主要荣誉

学院教师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基础、临床相关研究,形成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中西医结合妇科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身疾病等稳定的研究方向。近10年,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57项,累计经费2672.6万元;承担局级及其他科研项目48项,累计科研经费503.7万元。发表科研论文532篇,其中SCI 230余篇,IF≥5有76篇。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18项。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1项。主编专著及科普书籍10余部,参编教材、专著50余部,自编整合课程教材7部。学院拥有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市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教学创新团队等;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等。近年来,学院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获重点培育项目优秀等级;立项市级及以上教改课题十余项;获国家级、省市级教师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十余项。获校级“崇德育人奖”教学团队、先进集体、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青年教学标兵等称号数十人。

 

【详细】
   
访问量人数:

天津市 静海区 健康产业园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  邮编:301617  电话:022-59596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