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至5月,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牵头,联合成都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打造的《病理学病例分析》课程在智慧树平台顺利完成教学。课程通过“9次线上学习+3次全国直播”的创新模式,吸引了全国10余所院校的10263名学生参与,覆盖心血管、呼吸系统等9大疾病领域,成为跨校医学教育协作的标杆案例(图1)。
图1 《病理学病例分析》智慧树平台运行情况
课程亮点:真实案例驱动,三幕式教学激发临床思维
作为天津市一流课程及思政示范课程,《病理学病例分析》以临床真实病例为核心,首创“三幕式”教学法:通过就诊情景视频还原诊疗流程,将病理学重难点知识融入病例分析,引导学生逐步构建临床思维。课程自线下开设十一年来,历经四年线上线下融合实践,教学成果显著,曾助力团队荣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全国直播联动:名师引领,跨校共研
本季课程的三次全国直播课亮点纷呈:
首场:成都中医药大学龚道银教授以“司外揣内,表内如一”为主题,深度剖析呼吸系统疾病与冠心病的病理关联;
图2 龚道银教授授课风采
次场: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云莎副教授以“病理病生本一家”为切入点,详解产后大出血合并羊水栓塞的疾病发展机制;

图3 张云莎教授授课风采
终场: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的三组学生代表进行结课汇报,通过跨校案例分析展示学习成果,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闭环。

图4 学生精彩汇报瞬间及全国名师点评
学生反馈:高自主性+高挑战性,赋能成长
课程结束后,学生普遍反馈:“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灵活高效,既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又能通过小组协作完成高挑战性任务。”尤其在结课阶段,学生需独立完成病例分析、资料整合及汇报展示,极大提升了临床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未来展望:优化升级,共建共享
《病理学病例分析》课程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了范例,更展现了线上线下融合教育在培养医学人才中的巨大潜力。课程团队将依托虚拟教研室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深化跨校协作机制;并引入AI等数智化辅助教学工具,持续推动医学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资源共享,从而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新动能!